Home 中国女排世界杯视频 极乐千千万,未必迪斯科:由《极乐迪斯科》被抄袭一事想到的

极乐千千万,未必迪斯科:由《极乐迪斯科》被抄袭一事想到的

本文原本写于2021年年底,讨论了我对于 “晓年轻剧团” 旗下导演周冠宇编导的《极乐迪斯科》抄袭事件的看法。初完稿时多少有些情绪,于是最终也没有发布。一年过去,回头看看,觉得这话还是得说说。关于这个事件的始末如果记忆已经模糊,可以先移步以下几条新闻:被玩家质疑抄袭46天后,“荒诞派悲喜剧”《极乐迪斯科》停演退票了《极乐迪斯科》导演周冠宇致歉 承认灵感来自游戏查重率超 80% 的《极乐迪斯科》戏剧甚至都不愿意换个名(此为标题党,目前没有查重率消息)本消息也被机核用户@金色乌云搬到了机组。各界评论区以及如新闻提及社交网络普遍对该事件进行了强烈谴责。玩家们联合起来,达成了剧团道歉,退款停演的结果,维护了《极乐迪斯科》游戏的权益。更可喜的是有人通过这次事件对游戏发生了兴趣,进行了购买。而我在金色乌云机组话题下胡思乱想了一通。这事儿真的重要吗?我觉得首先要讨论的是周冠宇的这部剧算不算是抄袭。腾讯新闻稿中提到“剧本已经提交轻语工作室检查,微博上私信问了轻语工作室没回复我”。先不论情况是否真实,检查结果如何,我希望各位看一下这部剧的剧情提要:121 / 2首先注意到的是两者之间剧情的极度相似部分。跌落神坛的失败者从失忆中醒来,发现与一个人的死亡产生了关系,搞不清自己,搞不清这个世界。但必须的注意到这部话剧仍然有差异。它用人与媒体的关系取代了人与社会政治的关系,虽然存在搭档和媒体这些他者,剧中的焦点和终点始终只有【我】。当然,不论你是否是剧院爱好者,都得承认和一部游戏相比,一台戏剧因为时长的限制,可以表达的内容和玩家自主投入时间的游戏是无法比拟的。以同样伟大的戏剧《茶馆》为例,人艺的演出时间大概在两个半小时左右,老舍先生写了三万多字。而《极乐迪斯科》这个游戏,根据HowLongtoBeat网站的统计,时长从完成主线到全收集平均30个小时半,根据Steam页面的介绍中文字至少180万字。即使只是按照游戏里夹克混混衣服上的涂鸦,“若水三千只取一瓢尿饮”,游戏前两个半小时需要看的文字也要让眼睛度数上升。即便我们真的想把这游戏通过戏剧的形式,推广给那些不玩游戏的文艺青年,那么我们可能就得真的请出老舍来精编这部剧。要做出取舍,要本地化,还要精炼语句。然而周冠宇毕竟不是老舍,这部剧真的说不上是抄袭,只能说是这部游戏的降维、渣清的复刻——如果游戏是杯龙舌兰日落,这部剧可能顶多是杯浓橙汁。哈利:“老子谈的就是国事”

王利发:“莫谈国事”

哈利:“老子谈的就是国事”

王利发:“莫谈国事”

哈利:“老子谈的就是国事”

121 / 2而实际上,此次事件中,玩家的愤怒也几乎都出自于此——“你以为自己是谁?敢用‘极乐迪斯科’这个名字?!用富江的话说,根本体现不出我1%的美!”那如果这部剧不叫这个名字呢?承认一部剧没法完整呈现这部作品的话,我们是不是就会放过剧组了?毕竟法律对抄袭的界定也落在实质性相似。而这部剧,太渣清了,真的不一定能看出来相似性。 那这个不足富江1%的美的作品到底如何呢?看过新闻的你应该知道这部剧已经不会再上演了,我们只能推测一下。首先“晓年轻剧团”由饶晓志建立,用他的话说,是“为了给戏剧做些什么”。这个我信,做过戏剧的人绝对不会忘记戏剧的能量,以及现在娱乐形式过剩的情况下,戏剧所受到的方方面面的冲击和挑战。他自己当年入行就受到过孟京辉的帮助,现在他想薪火相传, 拉上一批青年编导作戏剧,针对的是这个行业人员流失的问题。他想让这批年轻人成为戏剧沙漠里的土壤,也许不深,但草还是能长的。青年人又不怕尝试新事物,那就让他们干。饶晓志自己也有其他要忙的,要做好剧场,要和票务疏通,还要培养观众。他想要的是这些新人能获得经验值,他最不想做的就是干涉创作。在腾讯新闻稿收集的素材里对Ash私信中那句“让子弹飞一会儿”的恳求很可能有基于此。他大概知道这部剧“某种程度上”是好的,他希望哪怕是怒火中烧的玩家,看过剧之后会有所谅解。而至于抄袭之于戏剧创作,用孔乙己的话说,“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饶晓志。“我想为戏剧做点什么”

周冠宇。“我是一个刚刚进入行业的戏剧工作者……我的确喜爱这款游戏……”

孔乙己。“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饶晓志。“我想为戏剧做点什么”

周冠宇。“我是一个刚刚进入行业的戏剧工作者……我的确喜爱这款游戏……”

孔乙己。“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1231 / 32007年有一本书,冯仑的《野蛮生长》。讲了在特殊年代,他们是怎么凭借一些社会身份优势,薅社会主义金羊毛的。2000年后日本映伦想对小黄漫出手,永井豪等当今大佬也出来反对过,称如果当年没有《甜心战士》和《无耻学院》,也就没有今天的自己。更不用提手冢治虫版《大都会》、《小鹿斑比》、《匹诺曹》,达斯米奇没盯上他真是奇事。很多当今大佬成长的过程中,都有一段原罪的故事。他们的成就使得这些原罪浪漫化,也将这种轨迹榜样化。初生牛犊不怕虎,对于敢尝试的戏剧人,我们总体上是欢迎的。周冠宇这次捞过界引来众怒,终究是对这个时代认知的不对等。动不动就发生“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游戏圈里,抄袭已经被无数次证明得不偿失。但在文创圈子里,“天下文章一大抄”仍然是基本力之一,打开收藏夹这么一扒,论谁都很难免俗。新闻稿中晓年轻剧团的道歉确实不诚恳,前文也分析了为什么饶晓志默许了提案。对于这份不诚恳,我们的愤怒是出于饶晓志护犊子,而戏剧工作者对此的无奈,也是出于他不得不护犊子。文化快餐的兴起对戏剧一类的文化有多大冲击有目共睹,我就不再冗述了。现在的情况是剧场越来越难办,从业者和观众都在减少,好的剧目也在减少。他想把量变掰回来,以后再说质变的事。有些读者老爷们要开始吐槽了,这能有什么卵用?!可这样的事情实实在在发生了。可能您本身就是受益者。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俗称“大学扩招”,于个人与社会都增加了受相对高等教育的好处。“苏联美学”系列节目传火那一集里绥青雇写手精缩名著,为的也是更多人读上好书。饶晓志的做法不能说完全不能理解。而“想为戏剧做些什么”,这个想法对我们来说应该不陌生。“带着鱼竿跑路”之前,机核会帮主所做的事情也没什么两样——这个行业有问题,我想为它做些什么。随着越来越多的游戏出圈,玩游戏长大的年轻一代逐渐成为普世价值观的代表。而随着我们队伍的壮大,我们也逐渐忘记了作为“一小撮”有多难。退团了

让游戏变得更加大众,NS出圈的力量功不可没

演员们不甘心。她写除了付出的艰辛,但没提一部剧无法上演的可惜。如果我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一个不怎么样的东西,我可巴不得早点跳船。

退团了

让游戏变得更加大众,NS出圈的力量功不可没

演员们不甘心。她写除了付出的艰辛,但没提一部剧无法上演的可惜。如果我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一个不怎么样的东西,我可巴不得早点跳船。

退团了

12341 / 4这些新闻稿的结尾是维权玩家的大获全胜,玩家和普罗媒体都对此次抄袭事件口诛笔伐。腾讯的新闻稿结尾尤其喜人,有些人顺着话题对游戏感了兴趣,打算在五折期间薅上羊毛。我说喜人,针对的是有人对这个游戏感兴趣的结果。此为斗争线结局。那么会不会有一条宽容线的结局呢?如果我们真的让子弹飞一会儿,公演之后拿游戏和话剧的对比做更有针对性的分析呢?《极乐迪斯科》是个非常奇特的游戏,想把它舞台化非常自然。它的文本自带旁白,美术风格也和容易舞台化。话剧还能让人物的形体和表情比游戏还丰富。戏剧爱好者们也应该很爱这部游戏。我没找到游戏玩家和话剧观众交叉状况的分析。但我周围认识的人中,会去真看话剧的人基本算不上核心玩家。和真看话剧相反的就是朋友圈观众。他们喜欢的是文艺青年的标签。对于前者,他们可能接触不到这个游戏,但他们接触到了这部剧。但凡这部剧有一点点打动他们的地方,他们都能第一时间找到这部游戏,以及宽容线中你我他对这部剧和游戏之间的分析。他们会发现这部游戏非常符合他们的审美,精通他们的语言,认识到原体中实际的主题要更深沉,从而(但愿)带着理解的愿望去尝试这部游戏。而我也有信心说,任何接触到游戏原作的戏剧爱好者都会深陷其中。我认识的文青中已经有人沦陷,甚至还反过来给我讲课。而至于后者,他们去看剧只是为了社交资本和认同标签。发完朋友圈可能都不会再去搜索这个名字。对于他们来讲,这部剧的名字,这部剧的本身,以及这部剧的原型,都毫无意义。他们对我们也毫无意义。而意义,以及审美,本身都是有深度的东西。平时没有欣赏美术习惯的人,去看《蒙娜丽莎》基本上是一头雾水。即便做过准备,顶多也是从网上搜一些欣赏说明,见到本尊的时候发出类似“真的耶”之诶的赞叹。这和平时就有审美训练的人见到这幅画时的那种亲和感是有所区别的。也许,当然现在只能说也许,这部同名剧本可以成为一道理解的门槛。正像这部剧也许配不上这个名字,有些人也未必配得上这部游戏。你们懂不懂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不懂。不懂这幅画,也不懂为什么要拍照。

龙舌兰日落

你们懂不懂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不懂。不懂这幅画,也不懂为什么要拍照。

龙舌兰日落

你们懂不懂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不懂。不懂这幅画,也不懂为什么要拍照。

121 / 2周冠宇没有事先联系ZA/UM,且不论是否有意而为之,他多少把自己看做是盗火者。毕竟工作室可能限制,更可能否决他的改编创作。然而“盗火”二字毕竟是“盗”字当头,和传火有本质差别。而腾讯新闻稿里,ASH参与筹划的《极乐迪斯科》游戏同人展,参与者面向玩家和同人创作者。如果周冠宇给自己的作品换个名字,比如“裸奔迪斯科”,不知道他会不会是这场展会上最亮的星。每每有游戏和其他文化形式产生摩擦的时候,我的看法大多是没什么冲突的必要。总想起《霸王别姬》里关师傅那句话,“别介,都是下九流,谁嫌弃谁呀”。等真的吃我一剑,华夏第一剑了,又总想起《狮子王》里桑琪那句话,“难怪我们还在食物链最底端晃荡。”这一幕并没有发生

看看你们的样子,难怪我们还在食物链最底端晃荡

这一幕并没有发生

看看你们的样子,难怪我们还在食物链最底端晃荡

这一幕并没有发生

123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