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P(目的地交貨條件)的定義為何?
DAP(Delivered At Place)是貿易條件(Incoterms 2020)11種條件的其中之一,中文譯為目的地交貨條件,所指的就是賣方負責將貨品送至買方國內指定的地點。在DAP的規範之下,賣方須負責將貨品裝載至船上、運輸至目的國指定的港口、並且在進一步的在買方國內運輸至指定地點。
與DPU非常相似,同樣需要承擔買方國的當地物流,但不同的地方在於,DPU包含卸貨責任,而在DAP的規範之下,即便貨品仍在車上,也履行合約的義務,並將風險轉移給買方。
DAP 2020小檔案
在Incoterms 2010的版本中,DPA與DAT初次問世,取代了當時的DEQ,而在Incoterms 2020時,DAT更名為DAP以強調目的地並非僅侷限在Terminal,而是可以是任何地方(Places),並且強調了DAT與DPU之間的差異,也就是前面提到的Unloaded的部分。
風險轉移:賣方需承擔所有在貨品抵達指定地點前(不包含卸貨)的風險
成本:在所有D Terms的規範之下,風險轉移點與成本交換點是一樣的,在DAP的條件中,也就是尚未卸貨的買方所指定的地點
責任:賣方須承擔出口報關通關、運輸承攬契約、保險契約、以及裝載
對於賣方
優勢:DAP的規範之下,賣方對於貨運有完全的控制,可以更好的掌控成本,以及與熟悉的合作夥伴配合。
劣勢:賣方在所有的DAP或DPU的條件中,都必須承擔買方沒有落實承擔進口相關費用,那麼賣方就必須承擔失去所有的貨品的可能。
對於買方
優勢:風險轉移發生在貨品運送至買方所指定之地點,故此其承擔的風險極小,絕大多數都是由賣方承擔。同時在物流上,由於賣方通常對於承運公司來說有更好的議價能力,故此其成本可能會相對較低。
劣勢:-
全国天天快递网点列表
Previous Post